老王最近愁眉不展——侄儿要创业找他当担保人,银行月息3分钱的条件听着诱人。可签完字第三天,催债电话就打到了家里,原来侄儿的烧烤摊开张半月就黄了。
很多人以为担保就是做个见证,实际上《民法典》第687条写得明明白白:连带责任担保意味着债务人还不上时,债主能直接找你要钱。去年某地法院统计数据显示,亲戚担保引发的执行案件占民间借贷纠纷的23%。
担保类型 | 责任范围 | 执行顺序 |
---|---|---|
连带责任 | 全部债务 | 可跳过借款人 |
一般保证 | 补充赔偿 | 先执行借款人 |
家住朝阳区的李姐就是活例子,给表弟担保80万买房,结果房贷逾期后法院直接冻结了她的退休金账户。每个月5200块的养老金,到账就被划走3800。
更扎心的是隐形代价:
20年处理过326起担保纠纷的张法官说过:"担保合同里最要命的不是签字栏,而是密密麻麻的违约条款。"去年有个案例,担保人因为借款人逾期,最终要偿还的本息竟是借款额的2.7倍。
如果实在抹不开面子,记得:
记住,再亲的关系也经不起法院强制执行。下次亲戚再开口时,不妨先打开裁判文书网搜搜"担保纠纷"这四个字。